隨著計算力、大數據、算法這三大基石的不斷突破,人工智能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據消息,雷克大會與人工智能大會)即將于2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期間,還將同時舉辦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成立儀式。
該聯盟將團結聯盟內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以及第三方產業服務平臺,自下而上、抱團取暖、共謀發展。目前,申請入盟的企業和機構已經超過150家,包括多家上市公司。
聯盟未來3年的工作目標可以概括為“54321”——孵化50項人工智能產品;培育40家人工智能企業;建設3個地方創新基地;推動20項示范應用工程;打造1個通用技術平臺。
除此之外,另一行業盛會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23日-27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6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0057(臺/套),實現了 47%的高速增長,這并不是一個單月的現象:近年來機器人產業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速,今年前五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50.4%。
往前看,近7年來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一直在以極高的速度擴張。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近日發布的報告,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9萬臺,同比增長31%,遠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
從2010年到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了5倍多,從2013年以后,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其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13年的1/5,到2014年達到1/4,去年則接近1/3。
中國的機器人密度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和產業轉型升級,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正在推動機器換人,這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
華中數控:“一核三體”布局奠定基礎,下游景氣加速業績釋放可期
C數控系統銷售取得重大突破,持續高增長可期:2016年公司數控系統首次實現銷售破萬套。其中,3C領域累計銷售約8000余套,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大幅增長,3C終端客戶遍布珠三角、長三角、江淮、長江中游等地區,在3C領域,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繼續提升。
在新產品開發上,以3C鉆攻中心系統為技術支點,產品多維度發展,開發了玻璃機、高光機、模具機等數控系統。在玻璃機市場,攻克雙頭及多頭玻璃機的多主軸同步、機械手和工作臺協同加工的研發與測試難點,目前已發往客戶處用于玻璃加工。在高光機市場,改進工藝方案,利用公司數控系統技術特點,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目前已在用戶處進行測試,效果明顯。同時,進行五軸3C加工并已在客戶處試用。未來持續增長可期。下游玻璃加工市場高景氣度有望帶動公司的3C數控系統業務持續高增長。
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大幅增長,并購江蘇錦明效益開始顯現:2016年公司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收入1.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2.22%。收入增長一方面來源于公司原有機器人業務較去年大幅增長,一方面源于對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的并購完成后,并表了其機器人業務收入約4400萬元。江蘇錦明在新能源動力鋰電池行業、食品飲料自動化包裝線領域取得了較大進展,在行業內贏得諸多大型優質客戶的業務訂單并建立良好的客戶合作關系。另外,收購江蘇錦明加強了公司智能產線領域的實力,對公司繼續深度參與國家智能制造專項和推廣智能工廠具有積極的影響。
預計公司2017—2019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66億元、0.77億元和1.01億元,EPS分別為0.38元、0.45元和0.59元,對應的P/E分別為55x、47x、36x。公司“一核三體”戰略持續推進,受3C自動化、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等高景氣度行業的帶動,公司相關業務有望實現持續拓展和高速增長。
佳都科技:股權激勵凝聚力量,智能軌交業務發展后勁十足
公司發布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擬以3.71元/股的價格向277名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2100萬股限制性股票,占當前公司總股本的1.31%,其中首次授予1900萬股,預留200萬股。
股權激勵凝聚力量,著眼長遠發展:本次股權激勵計劃覆蓋范圍廣,激勵對象包括董事、高管、核心人員共計277人,占公司員工總人數的14.18%,激勵計劃的發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進而促進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本次激勵計劃的解鎖條件為以2016年為基數,2017、2018、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5%、50%、75%,反映了公司對未來發展態勢的基本預判,彰顯高成長信心。
順應行業井噴發展之勢,智能軌交業務高速增長:我國軌道交通行業處于跨越式發展階段,公司抓住市場快速發展的契機,進一步收購華之源49%股權,壯大智能軌道交通通信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領域的業務,同時募集配套資金投入研發新一代警務視頻云解決方案,有力支撐了公司的市場開拓和技術研發。2016年公司實現新簽合同額14.65億元,同比增長247%,實現快速增長,目前業務已累計覆蓋全國17座城市,全國性業務落地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并在軌道交通領域智能化系統設備BT總包模式上取得了戰略性突破。
聚焦智能化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智慧城市業務布局深化:公司聚焦視頻圖像大數據及智能分析技術的深入研發和產業化,持續推進可視化管理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應用。公司不斷加大對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等新一代智能化技術的投入,同時與參股子公司千視通科技合作,增厚特征識別和視頻結構化技術儲備。通過深化業務結構、市場發展、產品和解決方案方面的布局,為公司未來的業務開展及項目落地打下基礎。
公司智能軌交業務將取得戰略性突破,智能化技術的產業應用前景可期,本次股權激勵計劃也進一步彰顯了公司高成長信心。不考慮股權激勵計劃攤薄的影響,預計2017-2019年EPS分別為0.18、0.23、0.28元,對應PE分別為42、32、27倍。
機器人:簽署框架協議,機器人品牌獲國際認可
合作協議尚處于早期討論階段,對公司業績無實質影響。此次簽訂的協議僅為合作框架協議,不具有約束性。協議期限為一年,具體細節還有待進一步討論,且本次協議的簽訂未涉及具體投資金額。預計即使最終協議落地,項目前期也將以基礎設施和地產類建設為主。預計新松投資公司將以輕資產模式參與,并與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合作。
馬來西亞勞動力存在較大缺口。馬來西亞中低層勞動力崗位缺口較大,機器人潛在需求較高。馬來西亞為了改善殖民地經濟結構,獨立以來實行以輕工業為主的進口替代戰略,主要發展勞動力密集工業,但本國勞動力有限,同時對外來勞工限制較多,造成勞動力缺口較大。目前馬來西亞機器人保有量僅約6000臺左右,工業機器人密度約30臺/萬人(中國約49臺/萬人;日本約300臺/萬人),未來發展潛力較大。
中國機器人品牌開始獲得世界認可。此次協議的簽署證明新松機器人品牌逐步獲得世界認可,未來新松有望依托該項目拓展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市場。除馬來西亞外,工業機器人用量較多的東南亞國家還包括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新加坡、印尼機器人保有量規模與馬來西亞相當,泰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預計接近3萬臺。
未來重點關注沈陽地鐵招標及軍工訂單簽訂。1)沈陽地鐵新建的4、9、10號線預計要在2018年運行,考慮系統實施時間,預計招標將于2017年年內完成,公司交通自動化系統業務將迎來高速增長。2)公司2016年順利完成2個型號特種機器人科研定型的年度計劃,同時再次獲得裝備自動保障系統21,600萬元的訂單。特種機器人用戶單位對公司特種項目較為認可,期待公司特種機器人新訂單的簽訂。